——西安高新第一中学高中新课程改革阶段工作总结
我省于2007年秋季实行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我校又是新课程实验的省、市级样本学校。为了确保学校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依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陕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工作方案》及《西安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的精神,本着高度重视,积极实施,稳步推进,讲求实效的工作思路,结合学校实际,创造性地做好新课程实施中的各项工作,努力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再提高的目的。现就准备及实施阶段以来各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促进高中新课程顺利实施
早在2006年秋季开学前,随着普通高中新课程准备工作在陕西省的全面启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朱慕菊副司长一行于2006年8月29日来我校视察工作,听取了我校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一些成功做法,并对我校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给了重要指示。8月30日,学校召开行政会,就高中新课程准备和实施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皎校长高瞻远瞩地将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纳入到学校“教育与国际接轨”的建设中,提出了新课程背景下的办学思路和工作要求。在此基础上学校成立了“西安高新第一中学高中新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由皎校长任组长,主管财务后勤、教学、科研及学生工作的几位副校长任副组长,成员包括校办、教务、政教、总务负责人及特聘专家和家长代表,并由一名副校长具体负责学校新课程改革工作,定期组织理论学习和研讨,统一思想,明确职责。领导小组下设分别负责课程实施、学科指导、校本教研、学生管理、专家咨询及后勤保障等七个专门小组,建立健全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学校课程管理、教学管理及学生管理的各项制度,具体落实新课程改革准备和实施中的各项工作。
学校成立由三人组成的课改办公室,集中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和实施中的过程推进工作,包括制定和组织研讨校本化各项制度(方案)14个,形成《雷电竞ray高中新课程改革制度汇编》和《学生选课指导手册》两册书,编辑印出《各学科课程实施方案》和《研究性学习成果集》。组织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各项研讨活动,包括组织研讨例会、组内研讨课、编印课改专刊《教研快讯》、《源泉》等,使课程实施中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以校本研训为依托,提高教师的新课程驾驭能力
教师是新课程实施的“主力军”,新课程实施的质量取决于教师的理念、能力和魄力。学校采取在实践中研讨,在研讨中提高的措施,将教师研训工作纳入校本教研中,通过多种方式加强教师及管理人员的课程实施及管理能力。
1、借鉴初中课改的经验
我校属于雁塔区完全中学,从2004年开始,初中部参加陕西省首批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项目,通过几年的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也是我校一份很宝贵的资源。学校多次组织初高中老师进行了对口交流和研讨,做好初高中课程的衔接工作,交流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教学理念,探讨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2、借鉴高中课改实验区的经验
●早在2006年10月,我校就成功举办了“聚焦课堂——高中课程改革教学研讨活动”,活动包括教学设计评比、课堂教学、评课、研讨等环节,邀请了16名上海各科专家、名师与我校教师同台、同课题上课,接受专家点评,共同研讨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我校有21名教师参加了研讨课教学,全体教师参加了这次活动。通过上海教师的示范课、我校教师的研讨课,使教师共同感受课堂教学的新理念和新教法,也使学校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最直接的教师培训方式,学校每学期都组织这样的研讨课对教师进行培训。
●邀请江苏锡山高级中学校长、语文特级教师唐江澎校长来校与教研组长及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座谈,就实验区在课改初期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进行了交流,也为我校在新课程实施实施初期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使我们在工作中少走弯路。
●学校分别选派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及教师20余人分两批赴宁夏和江苏进行有针对性地学习考察,实地了解和感受课改实验区学校的管理模式和课堂教学方式以及新课程下的高考复习策略,并在学校进行了考察报告交流,使更多的教师了解其他课改实验区的成功做法,用之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3、借鉴国外基础教育的成功作法
●学校邀请美国大波士顿教育培训中心一行七人来校对学校骨干教师进行了培训,培训机构成员包括中学校长和学科教师,在美国享有一定声誉。通过作报告、上示范课、教学研讨等方式,将美国课堂“搬”到了中国,使教师和学生亲身体验美国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共同寻找中国基础教育和美国基础教育的有效结合点,也使我们深切体会到我国现在推行的课程改革,其实质就是教育与国际接轨,通过创新教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实现共建创新型国家的目标。
●学校邀请东南亚教育语言培训中心对全体英语教师进行“课程开发”及“课程教法”的体验式培训。邀请新加坡中学教师进课堂讲课、听课、评课及研讨。
2007年暑期以来,学校选派30余名教师分赴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进行学习和交流,深切感受国外基础教育的成功做法,开阔了眼界,提升了理念,在教育教学中受到的很大的启发。
4、邀请专家名师对教师进行针对性培训
学校实施课程改革,需要学校自身的制度创新、资源整合、校本教研等,更需要有专业引领和专家的指导,需要为教师提供理论研究方面的培训。
●邀请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所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成员、全国课程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崔允漷教授来校作题为“高中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的报告,并与相关教师就课堂教学评价进行了座谈交流。
●邀请国家教育部教学研究资深专家、研究性学习专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霍益萍教授来校作题为“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的报告,对学校研究性学习的开展进行了指导。
●邀请北师大版高中数学教材编委、人教版英语、语文、物理、化学、生物高中教材回访专家来校听课,与老师座谈,就课程标准、教材内容的编排及教学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诊断和有效指导。
●邀请西安市课改办、教科所于劼、贾玲、汪香志等专家及学科教研员来校指导新课程的准备及实施工作,通过作报告、参加学校教研组活动、听课评课等活动,有效进行新课程指导。
5、教师评优,任务驱动
上学期,在学校“名师评定”和“学科带头人评定”工作中,通过设计新课程背景下的评价标准,引导教师学习新课准,转变观念,改进教法,并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为核心力量,让他们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6、组织月研讨例会,集中研讨实施中的问题
学校根据实施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设立月研讨例会制,每月确定中心问题,围绕中心问题,组织教师进行培训、讨论。8月(开学前)课标教材整体分析研讨;9月校本课程及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研究;10月课堂教学说课、评课;11月学分认定系列问题研究、教师确立课题研究;12月减负增效习题(试题)编写系列研究;元月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期末组织全体高一教师、教辅人员召开“高中新课程教育教学实践研讨会”,交流新课程实施体会,围绕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就“课堂上你如何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如何实施有效教学,减轻学生负担”、“针对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如何进行教材内容的整合”等问题进行了充分的研讨。皎校长参加了这次研讨会,并作了重要讲话。
7、积极参加上级教育部门组织的培训、研讨
学校先后分批派出校长、副校长、教研组长、以及各学科的骨干教师共计150余人次参加省、市、区级的培训和课堂教学研讨。暑期,组织高一教师及教育教学管理人员106人次参加省市级学科培训。此外,我校部分骨干教师参与新教材的编写工作及省、市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的编写工作,他们对新课程理念的充分理解,将对我校的新课程实施工作起到指导和带动作用。
8、组织教师学习学校新课程的各项制度
学校通过研讨、讲座、答题等多种方式,组织教师学习学校新课程的各项制度,尤其是学分认定和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等新的管理要求,使教师在实践中能够认识到位,熟练操作。
三、以重点突破为工作思路,创新课程实施与管理
1、课堂教学——课改创新不变的主题
学校组织多种方式,开展课堂教学研讨,通过课例研究,提升理念,改进教法,感受新课程对教师、对教学的要求。
对于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没有现成的模式,教师如何转变教法,真正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能力,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课堂教学是主阵地。上学期,学校系统安排高一年级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按照说课—上课—评课—反思的步骤,每个教师至少上了一节研讨课;组织教师参加市、区教育局课改办组织的“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我校先后有3位教师在研讨会上做课,并3次承担了数学、信息技术等学科的“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的组织工作,交流新课程教学体会,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两次安排教师为省骨干教师培训班进行新课程课堂教学培训,共同探讨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深受好评;组织“‘学科带头人’课堂开放月”、“学校教学开放周”活动,邀请兄弟学校同行、家长和专家共同走进课堂,通过听课、研讨和教学评议座谈,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综合实践活动课——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亮点
学校从2004年开始就在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实践研究,制定出一系列的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积累了一些经验。新课程实施后,学校将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进行了有机的组合。
研究性学习: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整体规划,课程编排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教学管理采用行政班与课题组教学班相结合,形成指导教师专业分工,学生全员参与,学校全面展开的形式。组织上一届研究性学习优秀课题进行展示、举行研究方法讲座等,对师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培训。高一学生共有 100余个课题,已完成开题工作,正在实施课题研究。
社会实践:学校制定出详细的活动明细及附分办法,采用卡片累计换算得分的方式,从节日活动、值班活动、学生社团活动、参观考察活动、社会性体验活动(包括军训)、国外生活体验活动及其他校外活动等,按照集中组织和分散实施相结合的原则,开发社会实践活动领域活动,创新社会实践管理。上学期,学校和解放军政治学院一起组织学生军训;暑假有200余名学生赴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进行国外生活体验,形成我校社会实践开发特色。此外,学校还通过组织各项活动,如“绿色志愿者活动”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不但使学生修够相应学分,而且真正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社区服务:利用国庆节、春节等节假日,学校通过印发给家长的一封信、学生社区服务参考清单、社区服务介绍信及社区服务登记表,组织学生进行社区服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生参加社区服务的体会,已在《华商报》刊载。
3、课程开发——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体育课:上学期已实行体育教师专项教学、学生自由选报、三个年级同时实施的开课方式,今后可进行跨年级选报。
校本课程:在原有的基础上,重新进行了学生发展需求评估和社区资源开发评估,形成学科提高类、学科拓展类、体艺技能类、交流沟通类、团队协作类校本课程80余门供学生选择,本学期共开设36门。
四、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提高教师新课程实施的科研能力
在新课程实施中,为了使学校科研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使教学实践与理论更好的结合起来,结合我校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积极组织教师进行课题申报和课题研究。2007年11月邀请省、市专家对教师进行课题研究方面的指导,召开教师申报课题交流会,提高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的科研能力。
上学期,除学校和教师确立的校本教研课题外,我校还积极参与国家、省、市各级课题的研究,具体承担的研究课题有:教育部“十一五”课题《新时期各学科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已完成研究方案。承担省级“十一五”研究课题两个,已完成开题。上学期,学校积极组织教师申报西安市教科所“十一五”规划课题,已有11个课题被批准立项,正在准备开题工作。
五、以课程实施为窗口,广泛宣传,全面推进
高中课程改革需要家长、学生的理解和社会的支持,尤其是高一学生及家长要了解课程改革,知道课程改革将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哪些变化。开学初,学校邀请解放军政治学院官兵组织高一年级学生军训,在军训安排的家长会和学生会上,作了新课程改革的宣传工作,为学生进入实验年级做好思想上的准备。通过开展教学公开日请家长进课堂听课、座谈,广泛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也让家长了解新课程实施中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通过印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给家长的一封信》、《学生学分认定结果给家长的一封信》等,使家长了解学生过程管理的重要性;印发“社区资源开发调查表”,通过调查,使社区了解新课程对社区的要求,开发出更多的社区资源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服务。同时在其它年级,结合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设,通过给家长的一封信,宣传高中课程改革对学生的要求,寻求社会的支持。
学校新课程改革的进程和作法,也需要得到社会的关注和了解。陕西省电视台、华商报等宣传媒体多次对我校新课程实施情况进行了宣传报道。2007年10月,教育厅吕明凯厅长一行三人来校对我校高中新课程准备及实施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听学校汇报、查资料及召开老师座谈会,对我校的高中新课程准备及实施情况给了较高的评价,希望我校高中新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创出更多的特色和经验,在全省起到引领作用。2007年11月,皎秋萍校长受邀参加“欧亚教育论坛”,作为基础教育的唯一代表,皎校长在大会上作了题为“高中新课程改革即教育与国际接轨”的发言,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欧亚教育论坛”发起人、前菲律宾总统拉莫斯先生一行来校参观,对我校开发的校本课程有浓厚的兴趣,对学生熟练的英语介绍和交流给予很高评价。2007年11月,皎秋萍校长受邀参加“第三届中国教育科学论坛”,在分组论坛上作了题为“教育与国际接轨,促进学校科学发展”的发言,介绍了我校在高中课程改革中实施教育与国际接轨的作法。上学期,在省、市课改培训会上,我校分别就“学分认定及管理”、“通用技术课开设”作了专题发言。
六、面对困惑,积极思考,主动应对
作为一项涉及面广、影响深远的教育教学改革,在实施过程中,我们边学习,边探索,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做好新课程实施的各项工作。但也碰到了很多困难,也有不少困惑。比如由于经验不足,根据学生的志向,对于选修模块的选课指导缺乏针对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亟待规范;教师的学科培训尤其跟进性的学科培训还有些欠缺等等。
面对这个新的课题,我们希冀等到上级主管部门更进一步地指导,学校将不断探索,大胆实践,保证我校高中新课程实验顺利进行,并力争创造出更多的成功经验。
二00八年三月
(编辑 张清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