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中教师必须正确处理的五大关系
发布时间:2009-02-10
点击量:7246
来源:
经过一个学期的新教材教学,深深看到新课程与原来的课程,在内容、结构、目标、功能、评价方式等方面均有较大变化,但又不是对旧教材、旧课程的完全摒弃。因此,教师对新旧课程的关系应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一、教师要处理好新旧教材之间的关系。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新教材不只是采取模块方式呈现,更重要的在教材形式、教材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都有了较大变化。主要表现为新教材形式生动活泼、图文并茂;教学目标转向“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内容中增加了与学生终身发展密切联系的内容,删去了大量“繁、难、偏、旧”的知识;呈现方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加强了同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注重体现知识形成过程,注重课程内容的整合;还提供了大量的便于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以及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的素材,体现了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评价方面,新教材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注重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功能,改变了过去单纯教师评价的“一言堂”现象。
二、教师要处理好自己主导作用的发挥和学生主体性调动之间的关系。新课程改革并非动摇教师的主导作用,相反,更需要教师恰当地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因此,我注意改革自己备课、上课、听课、评课的方式,不断总结自己应该在什么方面下更大的工夫,应该在什么场合倾注更多的精力,应该在什么时候发挥自己的作用。比如,在备课方面,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更多地关注教学内容与学生之间的适应性或结合点,更多地关注教学的过程和形式,而不完全是结果;在上课的时候,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探究过程,更多地去引导学生,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情境氛围,而不全是掌握知识的数量和程度;在听课和评课方面,需要更多地关注其他教师的教学过程、教学方式、教学技能、教学机智、教学潜能,并能从发展的角度去评价他人和自己的教学。
三、教师需要处理好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之间的关系。多多媒体不是新课程的代名词,不采用多媒体并非就不是新课程。在自己的调研中发现,并非每个学生都对多媒体采取肯定态度,实际上教学手段不能代替教育思想,辅助教学不是教学本身。因此我确定自己的标准是:传统教学手段能够上好的课,不要使用多媒体;采用多媒体可以获得更好教学效果的课,尽量使用;不使用多媒体无法上好的课,必须使用。
四、课教师必须正确处理教材与课程标准之间的关系,课程标准与教材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不能颠倒主次、等量齐观。因此,教学要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材为媒介、以培养学生的素质为目标。要善于分析“内容目标”中的不同要求,如“评述”“评析”“解析”“分析”之间、“描述”“阐述”“阐释”“阐明”之间、“列举”“知道”“理解”“解释”之间等若干动词含义的不同,始终把握好教学的基本要求,不能人为地超越标准。善于分析课程标准的“内容目标”与“提示与建议”,恰当使用“提示与建议”,并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和实际生活素材来实现“内容目标”。
五、教师要正确处理学科术语与生活用语之间的关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重视生活用语的价值和功能,正确对待生活用语与学科术语。生活用语通俗易懂,便于学生理解知识;学科术语准确科学,便于描述和阐述问题,把二者结合起来,用生活术语理解,用学科术语表述,就能收到良好地教学效果。如用生活语言把“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表述为“影响人们买不买、买多少、买什么”;把“个人收入分配与国家收入分配”表述为“既要把蛋糕做大,又要把蛋糕切好”,进一步延伸为“蛋糕谁来切、切给谁、怎样切”;把“税收及其种类”表述为“谁来征税、为何征税、征什么税、怎样征税”等,这样教学贴近实际生活,便于理解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