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 新理念 新思路-----对新教材教学的体会
发布时间:2009-02-09   点击量:7304
字号:
来源:
新课标新教材的实施引发了我们许多新的思考,特别是我们这些教龄较长的老师如何及时调整自己而不至在改革的浪潮中落伍,努力掌握新课标的理念,笔者根据自己的体会与理解请教于同行。
一.新课标对知识进行了非常必要的增删和模块组合,结构上趋于完整,真正体现了人在以后的发展经历中所必需的基本知识。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要让孩子在几年的中学学习生活中掌握,这是不可能的,也只能是知识传承者们的一厢情愿。多年来随着对外开放的实施,我国的教材也有过几次大的调整,但步子都不大,人们多注重于知识结构与体系的完整,也幻想对有些知识能一步到位,这样难免挂一漏万。重知识与能力而轻思想与方法,重理论而轻应用,重结论而轻过程,把一溪甘甜如饴、营养丰富、长流不息的河水变成一桶纯净水。学生们在完成高中学段的数学学习后不知道这辛苦学来的东西能干什么?以后有什么用?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遗忘殆净!而新教材从大的方面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其必修部分为最基本的思想与知识,体现了数学源于实践而高于实践的理念,体现了数学为生产生活服务的理念,体现了数学本身所具有的创新意识在其他学科学习中的指导地位。通过必修部分的学习,学生们对数学各分支知识产生的背景和过程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也为学生们学习其他学科知识和更进一步学习数学本身提供了必要的不可或缺的知识与方法储备。而必修内容的选材也独具匠心,为学生以后的发展设置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和高考的要求有所取舍的选择自己的选修内容。把一份套餐变成可根据自己口味儿调适的自助餐,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与兴趣同以后的发展结合起来,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二.新课标重视人的思维发展的差异性,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心理学表明人思维的发展并不是整齐划一的,同样一个人一生中的思维发展也不是均衡的,承认差异并努力缩小差异是教育工作的任务。而高中学段数学的学习尤为如此,与新课标相比,老教材在教学目的与进度设置上刚有余而柔不足,可操作可控制性强而自由调整的余地小,而新教材则降低了知识的“入口”,由身边的实例引入数学,实现了知识的重构。如立体几何必修先学习简单旋转体和多面体,使学生在对几何体有所认识的基础上探讨线面及面面的关系,这样学生的学习就把抽象与直观相结合,学会用模型帮助理解后面学习的知识。必修内容降低了分支知识的底线,这个底线是人人都可以达到的,至于由于个体的差异对以后的学习,选修部分又分设了不同的设置以供更加多样的选择,这样就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使学生终生受益的教育才是最有价值的教育。
三.教学的本质是交往,是师生之间的互动,问题是学生思维启动的原动力。新课标一改过去“一言堂”的教学方式,通过设置情景,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作为教师就应该根据自己所带班级实际在这些问题间搭建小梯子,使学生顺利达到终端。这样的课堂就充满讨论与探究,充满思辨,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老师只是讨论的组织者与引导者,让学生去体味去发现,这样得到的知识就是灵动的,可持续发展的。学生学会了学习的方法,体会了学习的快乐。
四.方法也是知识,教方法与教知识同等重要,新课标中更加注重思想方法的教学,并且呈现螺旋上升,循环递进的特点。如归纳思想的应用俯拾皆是,化归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函数方程思想等都是不断体现在各部分内容中。通过对这些方法不断的理解深化,使学生学到了数学最本源的东西,用方法指导知识的学习,以知识促进方法的理解与应用。
五.肯定自我,反思自我,调整自我,超越自我。作为我们这些教龄较长的老同志,首先要珍视自己多年形成的与众不同的风格,同时要以新的姿态迎接新的挑战,反思自己的教学哪些对新课标不适应,应及时调整,千万不要怨天尤人,以对老教材教法的怀旧心里抵触新教材,更不能“新教材,老教法”、“穿新鞋走老路”,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及时赶上改革的队伍,达到超越自我。
教新教材仅半年,始则惊诧、惊愕,继则扼腕叹息,再则击节称赏,后则抚掌大笑!此中老味,非亲历亲为,难以理解。如若再过三载,等我再教过一遍,此中甘味当更知精细。不妨三年后与诸君共同品味!


钉钉高效办公
中国知网
rayapp下载
档案工作
图书资源中心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