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亩方塘 源头活水
发布时间:2009-02-16
点击量:8155
来源:
——从经典文言文中学习论证方法
西安高新第一中学 辛丹
议论文是对于人或事物的好坏、是非等发表意见,进行证明或者反驳的文章。一篇好的议论文应该做到“以理服人,以理取胜”。但是学生在写议论文时,最普遍最严重的问题是缺乏论证。有的学生只叙不议,以叙代议 ,不能在叙述的基础上议论说理,升华主旨,所写成的议论文多数是论点加例子,尽管论点正确鲜明,论据也典型可靠,但由于叙述之后没有进一步挖掘事例所包含的事理,缺乏必要的分析,导致论点和论据联系松散,文章苍白无力,毫无说服力可言。
怎样才能使议论说理富有说服力、感染力而又文采斐然呢?其实我们不必迷茫,因为课本就是最好的例子,课本一些经典文言文就是我们写好议论文的源头活水,它给我们议论文的写作许多启示。
一、揭示实质法
这种方法,就是在列举出属性相同或者相关的几个事例后,对其进行归纳升华,点名论据所包含的道理,揭示出论据与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深化论点。
如《报任安书》“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氐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在这段文字中,作者列举七个古代圣贤的例子后,点明了战胜挫折与困苦,迎接生活的磨练,最终有所成就的道理,从而使论点和论据联系紧密,也使得论证酣畅而有力。
二、正反对比法
对比论证有“纵比”与“横比”之分。“纵比”就是现实和历史对比,“横比”就是两个对立的事物 对比美与丑,好与坏,高与低,深与浅等,正反对照,针尖对麦芒,作者否定什么,肯定什么,褒扬什么,贬斥什么,在二者的相互映衬中可以得到彰显。
如韩愈的《师说》“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这一段写得最为精彩,就是因为这一段用了三组逐层深入的对比论证 一是用“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进行对比。圣人“从师而问”,而众人“耻学于师”,结果是“圣益圣,愚益愚”。对待从师完全不同的态度,引出截然相反的结果,在正反对比中作者“人必从师”的观点更具典型性和说服力。二是将一种人在从师问题上自相矛盾的典型现象进行对比。“爱其子”者为其子“习句读”而择“师”;“于其身”“惑之不解”,却“耻师焉”。在对比分析中进一步触及了当时耻师世风的深层病态,作者透过这个自相矛盾、荒唐可笑的事例,严肃而深刻地批判了世俗逆情悖理的荒谬价值观和畸型思想方式。三是将“君子不齿”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自恃高贵的“士大夫之族”截然不同的从师态度及其结果加以对比,揭示出“师道”难复、耻师成风的社会根源。作者通过士大夫之族自作聪明的自白,将其狭隘、迂腐的世俗偏见作了形象化概括,痛责其恶劣的社会影响。
三、假设论证法
有时不从正面直接论证论点,而是假设出于这个论点相反的情况,分析其错误,就是证明前一个论点的正确。假设论证还有一种方式,即为了证明对方观点的错误,先假设其观点正确,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得出一个荒谬的结论, 由此来判断对方观点的错误。
如《六国论》后半篇有下列一句话:“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这句是假设推论,是承上文从积极方面指出:如果六国更进一步执行正确路线,也就是拿赂秦的土地分封天下的谋臣,以事秦的谦逊态度礼待天下的奇才,更要紧的是坚持合纵,紧密团结,并力抗秦,那么对秦国的斗争,就会出现坚不可摧的形势,秦国绝不可能灭亡六国。这样很有力的证明了六国并力西向的作用和它的最深远、最巨大的意义。
四、设喻类比法
为了说明某一事物的特殊性质,先把与之有类似点的另一种事物拿来比较,加以分析,推导出这种失误的本质属性,这就是类比论证。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从这个角度讲,议论文中运用比喻,是以具体的事物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地表达出来,比喻用的材料可以是生活中人们熟知的事物或现象,也可以是寓言、传说等。“巧喻而理至。”
如《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这一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过程,可以有所发展、有所提高。直木“以为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根据同样的道理推论,人只有经过“博学”(广泛地学习)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成为一个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作者运用了五个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
我们如果能够悉心的引导学生用好课本中的例子,让这“半亩方塘”能够成为学生学习写作“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