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课改体会
发布时间:2009-02-09   点击量:7161
字号:
来源:
2007年是陕西省高中实行新课改的第一年,生机勃勃的新课改就这样走进了广大教师的工作和生活中,对于每一个教师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对于像我这样的年轻教师来说,更是如此,心里既忐忑又兴奋。
这一届的高一学生,是2005年陕西初中实行新课改的首批毕业生,在初中三年的学习里他们学习的不仅是新的课本,最重要的是新的上课模式、教育理念。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来,课堂变得生动活泼了,学生不再像以前那样被动的接受知识了,教师给了学生很多的讨论、发言、表现的机会,这种上课的模式表面上老师轻松了,其实老师需要更丰富的知识和更强的课堂驾驭能力。西安市在新课改实行的这快一年时间里,组织了教师培训以及多次的观摩课研讨活动,感触很多,下面就是我听课的一些体会以及自己的一些思考:
暑假拿到了新的教材,通过对比发现,新教材在设置上添加了本节聚焦、问题探讨、资料分析和思考与讨论的等环节,文字叙述大大减少,图片资料明显增多。虽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是以本为本,完全按照课本走,但是从新教材的变化趋势,我们也能领会出编者的意图是进一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环境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张扬个性。问题是,怎样实现这个意图?怎样体现新课标的精神?在这大半年的时间里,我不断得摸索新课本,进行课后反思,也听了不少的观摩课,困惑很多,如:有的课堂上老师言语很少,一节课先是学生自主学习,然后分组讨论总结一个问题,学生再自主学习,分组讨论再总结。我不知道这样的课算不算体现新课标,但是有两点很明确,第一这样的上法课时肯定是不够的;第二从知识上来说深度不够。这是我到外面听课一种模式,还有就是课堂气氛很活跃,师生互动很好,但是交流的话题是越撤越远,最后往往是答非所问,使得教师在对教学的组织上存在着一些困难。
我自己在上课的过程中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比如,在讲必修三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节时,为了区分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我举了几个例子“小猪吃奶、狗熊飞车、尝梅止渴、望梅止渴”想让学生自己讨论,通过回忆初中的知识来区分反射的类型,但是,结果讨论开始后,大家气氛很好,讨论的范围越来越广,最后我放出去就收不回来了,当堂的教学任务也没有完成。
另一个困惑就是:课程理念的超前性与相对落后的现实之间存在着矛盾,课本是变了,但是相关的试题还是换汤不换药,考的是应试能力。值得关注的是,提高学生观察、思维能力能在多大程度上提高考试分数,这是每一位老师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课改正是在这样无法改变的背景下进行的,到目前为止,陕西省新的高考方案还没有出台,教师心里无底,对模糊的课程标准和未来严格的高考要求难以把握,只好不断补充教学内容,惟恐有疏漏。正因为如此许多老师在课改的步伐上还是有所保留的。
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之后,我现在努力的方向是,课堂上我先讲基础知识作铺垫,然后让学生大胆提问,看看还有哪不清楚,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在基础知识之上学生进一步思考讨论,让讨论目的性更强。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激励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主动探索。
上一堂好课不容易,上一堂符合新课标理念的好课就更加的不容易了,在这个道路中遇到一些困难和矛盾是正常的,关键要正视并认真研究实施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勇于探索和尝试,善于反思并寻找可行性的突破方法,在推行新课标的过程中也锻炼自己使自己不断完善。
钉钉高效办公
中国知网
rayapp下载
档案工作
图书资源中心
返回顶部
Baidu
map